2025 欧洲 15 大联赛身价榜:英超狂增 13 亿登顶,多联赛遇冷
英超:13 亿增幅背后的金元与竞技双驱动
2025 年欧洲足坛身价版图的最大亮点,无疑是英超以 13.1 亿欧元的增幅强势领跑 15 大联赛,这一数字相当于第二名西甲(4.18 亿欧元)的三倍有余,再度印证了其 "世界第一联赛" 的商业与竞技双重底气。这份惊人增幅的背后,是英超成熟的商业模式与夏窗疯狂投入的双重催化。
2025 年夏窗,英超 20 支球队创下 35.9 亿欧元的转会支出新纪录,其中利物浦、阿森纳、切尔西成为身价增幅前三甲,分别暴涨 2.54 亿、2.25 亿和 1.69 亿欧元。豪门球队的引援操作堪称 "身价助推器":利物浦以 1.25 亿欧元签下维尔茨、8000 万欧元引进埃基蒂亚,两条战线的核心补强直接拉升球队估值;阿森纳砸下队史纪录的 2.2 亿欧元,接连拿下哲凯赖什、苏维门迪等强援,克伦克家族 "不夺冠不罢休" 的决心可见一斑;曼城则以 3.95 亿欧元引进 11 名球员,既有赖因德斯这样的即战力,也有 18 岁挪威新星尼潘这样的潜力股,哈兰德的十年续约更让球队核心价值稳如泰山。
除了豪门发力,中下游球队的活力同样不容忽视。桑德兰以 68.4% 的身价增幅成为英超 "黑马",诺丁汉森林、热刺也分别收获 1.27 亿、1.25 亿欧元的增长。这种全域增长的态势,源于英超全球化的转播体系 —— 其海外转播权收入常年位居欧洲之首,为各队提供了充足的引援资金,而激烈的联赛竞争又倒逼球队持续投入,形成 "商业收入 - 引援补强 - 竞技提升 - 价值增长" 的良性循环。
第二梯队:西甲稳扎稳打,土超异军突起
在英超的光芒之下,西甲以 4.18 亿欧元的增幅稳居第二,延续了传统豪门联赛的底蕴。巴萨与皇马的青训体系持续发力,不仅为球队输送了低成本高价值的本土新星,更通过精准的引援补充战力,使得联赛整体身价稳步攀升。与此同时,西甲俱乐部加速开拓亚洲市场,在中国、日本等地的商业合作频繁落地,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,也为身价增长注入了商业动力。
榜单的意外之喜来自土超,其以 2.77 亿欧元的增幅跻身前三,成为欧洲二线联赛的 "领头羊"。这一成绩与中东资本的持续注入密切相关,近年来土超俱乐部在转会市场上频频出手引进知名球员,加之本国货币波动带来的估值调整,共同推动了联赛身价的跨越式增长。紧随其后的法甲(2.03 亿欧元)与德甲(1.72 亿欧元)则呈现稳健态势,法甲依托巴黎圣日耳曼的球星效应,德甲凭借 "50+1" 政策下的健康运营,均实现了身价正增长,但与英超的差距已逐渐拉大。

五大联赛分化:意甲垫底,葡荷荷甲徘徊
五大联赛的内部分化在本次榜单中尤为明显。意甲以 9600 万欧元的增幅沦为五大联赛垫底者,仅为英超增幅的 7.3%。这一现象折射出意甲联赛的发展困境:传统豪门引援保守,中小球队资金匮乏,年轻球员流失严重,使得联赛整体竞争力与吸引力持续下滑。与意甲类似,葡超(8600 万欧元)、荷甲(7900 万欧元)等传统 "造星工厂" 也增长乏力,尽管仍能培养出优质新星,但由于留不住核心球员,联赛整体身价始终难以实现质的突破。
北欧联赛则呈现 "冰火两重天" 的格局:挪超以 3600 万欧元的增幅实现小幅增长,而丹超却遭遇 3100 万欧元的市值缩水。这种分化与联赛商业化程度、本土球星留存率密切相关,挪超近年来通过加强与欧洲主流联赛的合作提升了曝光度,而丹超多支球队核心球员的离队则直接导致身价下滑。
负增长警报:中欧联赛的集体困境
比甲、捷甲、丹超、奥超四支联赛的负增长,为欧洲足坛敲响了警钟。其中奥超以 6400 万欧元的跌幅成为 "最惨联赛",捷甲、丹超分别下跌 1800 万、3100 万欧元,比甲也出现 300 万欧元的小幅缩水。这些联赛的共同问题在于:经济环境恶化导致俱乐部投入缩减,核心球员持续流向五大联赛,青训体系造血能力不足,加之商业开发滞后,使得联赛身价陷入 "缩水循环"。
MKsport,MKsport体育,MKsports恩波利,MK体育官网入口以奥超为例,其多支传统强队近年来因资金问题被迫出售核心球员,年轻球员的成长速度未能跟上流失速度,导致联赛整体竞技水平下滑,进而影响了球员估值。而比甲、捷甲则受制于联赛影响力有限,难以吸引赞助商与投资人,球队在转会市场上只能被动 "卖人回血",进一步加剧了身价下跌态势。
数据背后:欧洲足坛的格局变迁
2025 年的身价涨跌榜,本质上是欧洲联赛发展模式的 "晴雨表"。英超的成功印证了 "商业 + 竞技" 双轮驱动模式的有效性,其全球化运营、健康的财务体系与激烈的内部竞争,共同构筑了身价增长的护城河。西甲、土超等联赛的增长则揭示了不同发展路径的可能性 —— 前者依托传统底蕴与青训,后者凭借外部资本注入实现弯道超车。
而负增长联赛的困境则警示:在足球全球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缺乏持续投入、青训断层、商业开发不足的联赛,终将被边缘化。未来,如何平衡财务健康与竞技投入、如何留住核心人才、如何开拓新的商业增长点,将成为这些联赛破局的关键。
从更宏观的视角看,这份榜单也预示着欧洲足坛的 "马太效应" 愈发明显:英超与其他联赛的差距持续扩大,二线联赛内部分化加剧。对于球迷而言,这样的格局或许意味着赛事精彩程度的提升,但对于足球运动的多元化发展而言,如何让更多联赛实现可持续增长,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。